一直以來開書店的人總被稱為傻子,隨著大時代的數位潮流,獨立書店的經營更顯得不易,也因此我們想採訪這些傻子,如何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始終堅持~
<紅絲線獨立書店> 文·圖/ 賴淑雅
紅絲線獨立書店坐落在彰化熱鬧繁華的市區,卻隱身於巷弄內;沒有招牌,卻有昏黃溫暖的光線,似乎在向愛書人招手,不僅販售書籍,也舉辦許多有意思的講座、影展等。
開書店是一條漫漫長路,為了生存必須要多元經營,問及店長林虹汝開店的初衷,她認為閱讀,讓她的生活與心靈受惠許多,想將這份感動傳遞給更多人,且在選書上不同於一般書店的暢銷排行,店內書籍大致可分為台灣文學、女性自覺、社會思想等大類,並以台灣作家為主,甚至有詩的專區,市面上少見的台語詩集,透過別緻的手工裝訂,令人忍不住好奇賞讀。就連繪本區亦是如此,探討可能不被體制認同的《黑孩子》、《亞斯的國王新衣》等,虹汝表示,獨立書店透過選書來呈現不一樣的議題,讓讀者也能一窺不同的人生日常。
來紅絲線可點選茶水後,在二樓空間享受自讀。三樓不定期舉辦讀書會,經由面對面討論,能讀見每個人不同的觀點和視野,這何嘗不是閱讀的樂趣之一!「賣書給客人,我不確定他們是否讀了沒,讀了多少,但透過讀書會是彼此交流很好的方式。」
彰化除了古城面貌完整,在日據時代,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和其台灣文化協會成員,非常活躍地帶領當時的文化及社會運動。虹汝曾於賴和文教基金會受過志工培訓,開書店後也舉辦賴和及同時代作家的讀書會,透過如詩般的文字和前人交心,這讓虹汝至今仍深深感動!
「書能給人一種安全感,如童年時在媽媽懷裡看書的親暱氛圍。」童年時的閱讀經驗和周遭大人們的閱讀身教很重要,為自己挑一本好書滋養自己,也能無形中讓孩子受惠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