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懂和陪伴阿法世代的小孩

文/賴淑雅(員林站社員) 圖/謝雅心之官方臉書提供

謝雅心是彰化站社員,也是三個小孩的媽媽,從擔任學校志工、陪小孩成長,到不斷的充電培訓、學習新知考證照,進而創立鯨彩科技教育,初期將小孩的同學朋友拉來一起上課,她在陪伴過程中,漸漸找到和Z世代、阿法世代小孩相處,讓小孩專注學習的方法。

此次彰化站邀請她來分享翻轉教育-科技教育如何塑造阿法世代的未來,面對ChatGPT問世,AI時代來臨,未來需要的能力是什麼?身為X世代或Y世代的父母,我們足夠了解阿法世代小孩的特質嗎?學校又能教給孩子什麼呢?

講座海報

阿法世代的定義和特質

澳洲社會觀察者Mark McCrindle將Z世代定義為自1995至2009年出生的族群,從2010年之後,便是「阿法世代」(Generation Alpha)的正式開始,和 iPad 和 Instagram 同年誕生,自出生便在充滿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與應用程式的環境中成長,是第一群全然生活在社群媒體世界的一代。

阿法世代自幼兒起在科技世界中自我探索,發展出來的思考模式屬於跳躍式、而不是連續;是影像、而不是文字;注意力短暫,卻能夠快速切換。

不同空間(國家)裡的阿法世代玩相同的電動遊戲,為相同的流行樂團而癡迷,衣著打扮相互影響,卻跟真實自身空間的年長世代產生嚴重異化。長久下來,傳統的民族國家觀念將變得淡薄,形成更全球連線的世代。

STEAM教育是什麼

近幾年全球先進國家將強調問題解決、跨科整合的STEAM教育(Science科學、Technology科技、Engineering工程、Art藝術、Mathematics數學)列為教育重點目標,在STEAM教育裡孩子需要運用這五種學科中的其中兩種知識來解決問題,也是為了因應提升科技競爭力、培養人民面對未來能力,而台灣也在108新課綱中新增「科技領域」。

提及教育,除了人格培育外,另一重點在於培養一個人思考的能力,其中記憶、歸納、演繹都是重要的腦力活動。愈是傳統的教育,愈是偏重記憶,因為有標準答案;其次是歸納,因為有跡可尋;最難的是演繹,因為需要想像力。

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中,雖然大多在校老師已知曉STEAM教育的重要性,但是否有足夠的能量發動改變,徹底改變教育的目的和教學方法嗎?

STEAM其教育內涵強調未來須具備的能力有1.跨域專業2.動作操作3.解決問題4.團隊合作。STEAM教育是解決問題導向的教育,在教育設計的策略上,STEAM的教材從生活出發,透過團隊合作,嘗試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。在跨學科的教學架構下,學習重心不再只是片段的知識,而是某一個特定議題,讓孩子練習用不同的觀點切入思考。

2021海霸程式邏輯運算思維師資培訓

創客教育是什麼

創客來自英文Maker,強調透過手作實踐,將創意具體實現。創客教育更精確的定義為:「透過有交流、非封閉式的學習,培育各類創新型人才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」。創客教育三大元素:「樂於分享、動手實踐、開放創新」,而推廣創客教育的主要目的為:「發展學生自信心、落實學生在課內外的想法,讓孩子知道為何而學」。

其實,創客教育並非要家長與孩子不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,而是希望在知識基礎上,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,解決他的問題。透過創客精神,讓孩子親自動手去發現與解決問題,把自己的想法或是創意透過一個簡單的作品、模型清楚的展示出來,而非等待老師給出一個千篇一律的答案!

信義國中小的鯨彩STEAM創客社團,頒發社團結業證書

結合STEAM與創客的鯨彩科技教育

以往在台灣,「動手做」是個老調重彈又被低估的價值。此外,職業學校、技藝班在台灣的價值亦被低估,教育體制比較注重知識的傳遞,而忽略了動手做的體驗。隨著AI時代來臨,未來有多少偏重記憶和歸納的工作會被AI機器人給取代呢?觀察現今已進入職場的Z世代,擁有許多斜槓專長,拍片、剪輯、自媒體行銷等,創業的門檻已相對較低;這也代表擁有更多的跨科整合能力,對未來演繹能力上也更能觸類旁通。鯨彩科技教育除了3D列印筆、創客玩具DIY,還有仿生獸、海霸程式桌遊及Scratch、Shapa百變無人機操作、Microbit程式小車、Kabot程式自走車機器人等課程,強調跨科整合、動手操作與解決問題的STEAM創客教育,或許能為阿法世代小孩在學校制式體制外,提供一個全新體驗學習的方向。

新竹影城,3D列印筆體驗活動
2022第一屆鯨彩未來人才養成寒令營
2023第二屆鯨彩未來人才養成寒令營

--

--

台中分社編輯委員會

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台中分社的編輯委員會文章發布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