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吞嚥困難安心照護飲食全書»線上導讀心得分享

文╱黃嘉瑜(豐原站社員) 圖╱中社福祉委員會提供

2023年主婦聯盟中社福祉委員會承接總社生活保健室第二階段讀書會,導讀«吞嚥困難安心照護 飲食全書»,特別找來作者群台大營養師辜郁晴、鄭千惠及語言治療師王雪珮,陸續舉辦三堂線上課程,不用擔任工作人員的我終於可以開心專心上課了!

取自網路圖片

Lesson1吞嚥困難安心照護緣起與發展〜台大醫院鄭千惠營養師

講師在老人醫學吞嚥困難領域有很深的淵源,發現台灣照護機構使用管餵的比率遠高於日本及德國;老化可能會咀嚼能力不佳、吞嚥困難影響進食,也造成老人衰弱。飲食處理就是色香味俱全,還有適度調整食物的質地、增加食物的營養密度。講師藉由多年來在吞嚥議題領域與國外參訪經驗,提供大家反思:國內外在飲食質地上的差異,不同分級制度會有什麼問題?她進一步介紹日本介護食品的發展和歷史,提醒食物可能同時存在各種物理特性,稠度、黏附性、內聚性、硬度、尺寸等,進食安全需要多方考量,增稠可以增加進食安全,但同時也會增加食物殘留機率,此外口腔清潔做好可以降低30 %肺炎發生的機率,善用餵食技巧、正確擺位、適當的食物質地,確保安全進食到人生最後一刻,因此質地一致的安全性、營養、美味,三者不可或缺。

精心設計的軟質地餐點能夠讓長者不僅吃的安心,更加開心

Lesson2吞嚥困難安心照護實作篇〜台大醫院營養室辜郁晴營養師

師在軟質飲食的實務製作經驗豐富,她提到2025年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,吞嚥困難的營養問題會增加與常態化,營養的問題有:熱量與蛋白質攝取不足、非預期體重減輕、營養不良、脫水;每日飲食指南指示每種食物每日攝取量,而六大類食物營養成分不同無法互相替換,可是吞嚥困難的長者卻沒有適合的東西吃、容易嗆到、肉類硬梆梆無法吞!所以讓食物軟化技巧就很重要,新興美食科學要兼具營養美味和安全,讓用餐的對象吃得更多更滿意!IDDSI 食物質地檢測可以用簡單易取得的工具測試,國際化、標準化、科學化,大家才會有一樣的標準,準備起來也比較有自信,煮好的食物都要再做一次測試才安全!因每個家庭設備不同與手法差異,所以一樣的食譜也會煮出不同結果。食物要煮出軟嫩、濕潤、稠度和適口大小,兼具營養美味,需要善用工具、食材挑選和烹調方法,並做好食物前處理;天然根莖澱粉可以增稠滑順,但是稠度較不穩定,不同的商業配方則需要熟悉不同比例;攪打增稠流質飲食要適度添加增加營養密度,細節真不少,所以最好大家都能好好吃到老,要怎麼做到呢?

聽聽語言治療師王雪珮老師壓軸的第三堂課。

IDDSI 食物質地檢測可以用簡單易取得的工具測試

預備好好吞嚥 享受由口進食的人生~王雪珮語言治療師

過去認為吞嚥障礙都是屬於高齡長者的問題,但是現在政府也關照65歲以上亞健康長者的吞嚥問題。47%年老體弱住院長者有吞嚥困難,使用鼻胃管人數超過20萬,所以要好好珍惜可以用口進食的時期。

要如何保養咀嚼吞嚥能力?老師教我們自我訓練:訓練下巴、檢測咬合力、嘴唇閉合、舌頭移動混合訓練…;世衛組織提出8020計畫,80歲長者少於20顆牙可能進食產生困難 (啊啊啊〜不敢面對現實),務必要留意!有吞嚥困難的症狀要先去復健科或是耳鼻喉科檢查、讓語言治療師臨床評估,一般人透過吞嚥障礙篩檢表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高風險群。最後老師分享她蒐集的新加坡、韓國、日本和泰國等各地引人垂涎的軟食網站吞嚥飲食探索,看到中社已經著手進行推廣軟質餐,嘗試做到好吃又營養,也期許主聯的夥伴為台灣的吞嚥障礙飲食一起努力、站站能開花結果!

三堂線上課程汲取各個優質講師豐富的知識和經驗,她們也熱忱為社員解惑釋疑,無疑是最實用也最有效率的學習,感恩福祉團隊夥伴們用心規劃,期待未來大家互相陪伴一起共學共好、由口進食一起吃到老〜

更詳盡的分享,歡迎追蹤臉書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-銀閃閃聚樂部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71584342540

--

--

台中分社編輯委員會

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台中分社的編輯委員會文章發布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