縫紉小蜜蜂志工增能課後分享

文/賴淑雅(員林站社員) 圖/縫紉小蜜蜂line群組

合作社對你來說是什麼呢?在早年參與編輯委員會時,我們帶著稚齡的孩子一起開會,小孩在旁邊做伴玩耍,大人專心燒腦開會,如此的共育氛圍讓人安心。也因此聽聞昔日的夥伴突發急性腦中風,需要手術且長期需要醫藥費復健,又知道有發起縫紉小蜜蜂的任務可以盡綿薄之力,即使員林到台中有一段不算近的距離,我也盡力撥空參加。

中社福祉委員會的主委麗卿、副主委淑珠,兩位都熱愛縫紉手作,於是在福祉委員會發起縫紉小蜜蜂的共做場次,在line群組號召志工,在麻園頭和后庄站細心佈置義賣物的製作流程,從畫版型(圖一)、裁布、燙整(圖二)、車縫(圖三)、修剪與釘扣,儼然一條家庭代工的生產線,不會車縫的志工可以擔任前置工作,一開始大家都不敢怠忽,專注完成自己手邊的工作,當一件件成品(如眼鏡套、悠遊卡套)在桌上擺放成堆時,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與喜悅也展現在每個人的臉上。(圖四&圖五)

圖一:專注畫版型
圖二:仔細的燙整
圖三:車縫
圖四:工作告一段落,縫紉小蜜蜂志工合照,中間拿旗幟者右為福祉委員會主委麗卿,左為副主委淑珠
圖五:一個早上的完成品

感謝義賣在中社各站所進行著,感謝這流動的愛心,雖然成品不臻完美,但盡心完成一件件實用生活小物的誠摯,希望社員們都能感受到。

會來參加縫紉小蜜蜂的社員,大多對縫紉不排斥且有心想學習,也因此有了志工增能課程:聖誕樹拼布杯墊。拼布是一項古老工藝,藉由每塊碎布的拼接來組合成美麗的圖案(圖六),因為縫紉機只有兩台,大多數人就耐著性子慢慢手縫,教室裡有瞬間的安靜,沒過一會兒,就有人聊起家裡的日常,或是有人嚷嚷著縫壞要拆了,一時之間又熱鬧起來,但每個人手上的針線仍是一來一回不停歇…大家忽然福至心靈地說:「好喜歡這樣同聚一起,手邊做些事,又能愉快聊天的時光!」現在的生活步調太快,我們各自忙碌,習慣以3C聯絡,如今能面對面無拘無束地聊天聊地真的是一件奢侈的幸福啊!(圖七)

圖六:聖誕樹拼布杯墊的材料
圖七:淑娥老師講解製作注意事項

手縫的時光看似慢,卻是和自己的手腦在對話,針線細細穿梭,也忘了塵囂俗事,只享受在專注的當下,不知不覺已5點,還好貼心的淑珠準備了紅豆紫米粥,平緩了我們的飢腸轆轆卻又捨不得放下針線的心。

淑娥老師說:「拼布很耗費時間,漸漸地已經很少人想學,說不定哪天就失傳了!」有些事物並非以功能論,也不是金錢交換能得到的價值,在擔任志工、在學習或在與他人交流之間,所得到的心靈富足難以言喻,而正是這樣的心靈回饋讓我們更能顯出自己之為人的價值。

謝謝謝中社福祉委員會發起縫紉小蜜蜂,一起成就助人的美好,這何嘗不是合作找幸福的精神呢!

完成聖誕樹拼布杯墊成品

--

--

台中分社編輯委員會

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台中分社的編輯委員會文章發布平台